找到相关内容1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禅宗“成熟阶段”浅论——司空山在中国禅宗史上的地位

    祖山,后继续南下,至司空山下平原地区徘徊多时,几处坐禅,以观动静,同时等候僧璨会面。最后选中司空山为缘地,在此与僧璨共修禅法,待机缘成熟,便于山中传衣钵与僧璨。其后又离开司空山返北国“还宿债”,直至灭寂...

    汪同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0265194.html
  • 论禅门神通和因果说的清净义

    ;另——方面认为因果起于惑业,因果见是执见,断惑证真,明心见性即断却因果的束缚。在心清净境界里,无见亦无善恶,善恶报应如梦幻空花。永嘉大师说:“了则业障本来空。未了还须偿宿债。”  所以,禅宗一方面以...

    韩凤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365742.html
  • 五代两宋中国禅的演变

    不时如何?”师云:“箭,”问:“凿壁偷光时如何?”师云:“恰。”间:“承古有言,了,即业障本来空;未了,应须还宿债。未审二祖是了是未了?”师云:“确”。  此“一字关”,简洁明快,语不饶舌,超脱意言,...

    沈诗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71066585.html
  • 菩提达摩禅学及其现实意义

    恩惠。因此,我们要尽心尽力,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世界人民,以报答他们的恩惠,还清我有生命以来的宿债。   “二随缘行者,众生无我,并缘业所   转,苦乐齐受,、皆从缘生。若得胜报荣誉  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4267274.html
  • 业因果报定律

    未了应须还宿债。”了,谓明了自心佛性,证悟空的本面,其境界相当高深,非可轻易达到。若不能“了”,对不起,那还得受因果律制约,偿还宿世所欠的债。可转可消之业,主要指非决定心作、作已有悔的不定业。‘...

    佛 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4768606.html
  • 如何持不偷盗戒

    盗贼投胎做牛马的因缘是还债:“喜偷盗人财物者,后生牛马奴婢中偿其宿债。”《慈悲道场忏法》亦云:“喜偷盗人,后生牛马,为人下使。”   d)贫穷苦恼报   从牛马等畜生道出,纵然有机会投生为人,又得两种...

    愚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5470748.html
  • 从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融通——论禅凈统一的必然性

    《印光法师文抄菁华》。)  当代高僧虚云和尚也说:「自佛教东来,各宗踵兴,法法皆可了生死。永嘉云:『了则业障本来空,未了还须还宿债。』了与未了,行者一揆,殊途同归,何容措论!」 (《虚云和尚年谱》,《...

    徐荪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4870790.html
  • 学佛必须忍辱--释昌臻法师

    有缘方配; 儿女皆宿债,或讨债,或还债,无债不来。 夫妻关系是过去生中种的因,现在结的缘。是善缘?是恶缘?为什么有的和睦相处,偕老百年。有的同床异梦,互相陷害。那就是从三世因果才能说明问题。 父母和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2976528.html
  • 文珠法师:福慧双修

    宿债。但是由于生前喜欢布施修福,故贵为象王,身披缨络,珠光宝气,庄严其身。 有一天,师兄出门乞食,又空钵而还,途中巧遇象王,被国王坐骑出外游行,不禁感慨万千的说:‘我不如你,你不如我。&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176639.html
  • 圣像灵异篇(中)

    因而判了他死刑。 到了行刑的前一天夜间,敬德向金像泪下忏悔如雨的说:“我今生遭此冤枉,一定是前世冤枉了他人,愿偿宿债后誓不重作。” 他发愿毕,依稀如梦的见一沙门,教他诵念观世音救生经,经上有佛名,...

    煮云 撰 之斋 校

    |圣像灵异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3318135.html